首页

山东蒙面情侣主直接调黄金

时间:2025-05-29 08:27:13 作者:广东新一轮“龙舟水”来袭 浏览量:57693

  中新网烟台5月4日电(张钰惠)“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”,当演唱会开到了家门口,当来自全国各地的歌迷相聚一地,“演唱会+”成了近年来地方文旅出圈的新方式。

  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山东烟台也因演唱会而吸引力来自全国的游客。沿着优美的海岸线,一路来到烟台市牟平区里蹦岛,可以看到这座城市为此做好了准备。一路上,交通指示牌、场地示意图随处可见,沿海岸线行驶的17路观光巴士换上了演唱会专属“皮肤”;场外存包处,志愿者为远道而来的歌迷们看管行李;交警、安保人员、接驳车司机等各司其职,为演唱会保驾护航。

  演唱会场外,志愿者正在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歌迷看管行李。张钰惠 摄

  沿着海岸线走走停停,坐在沙滩上吹吹海风,成为歌迷们在观看演唱会之外最期待的事情。来自广东的歌迷楚楚告诉中新网,为了奔赴这场演唱会之旅,她特地订了提前几天的机票,“好不容易来一次烟台,必须在这里好好玩玩。”

  楚楚在里蹦岛看海上日出,在养马岛赏清澈见底的果冻海,还约拍了一组海边大片。海岛上的演唱会氛围浓厚,文创小店推出了各式各样的演唱会周边。热爱美食的她来烟之前就做好了一份美食攻略,海肠捞饭、牟平烧烤、烟台大樱桃……在特色饭店和小吃街上,随处可见穿着演唱会应援色服装的歌迷们。

  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在烟游客沿着海岸线欣赏风景。张钰惠 摄

  “这几天出门,明显看到挂着外地车牌的车变多了,外地游客越来越多。”从外省回家的大学生苏苏,觉得这个“五一”假期的家乡有点不一样。

  “人从众”模式早早开启,第一次没有买到“五一”回家的高铁票,好不容易才候补上一个座位;走在路上,外地车、外地人、外地话“含量”明显增多;在凌晨看到了车水马龙的景象,与这座城市没有夜生活的日常大不相同……

  这些“不一样”,离不开演唱会这场“破天的富贵”。一些歌迷表示,“五一”假期期间,烟台火车票、高铁票秒售罄,机票价格飞涨,演唱会场地周围民宿价格已达到千元一晚。

  “五一”假期的烟台海边夜景。张钰惠 摄

  据“烟台文旅”消息,同程旅行发布《2024“五一”假期旅行趋势报告》,烟台与洛阳、黄山等城市入选“五一假期目的地热度涨幅榜”TOP10,烟台名列第一,五一期间烟台丰富的文旅产品是最好的引流器。

  据媒体报道,烟台市策划开展了系列“演唱会+”活动,各文旅企业纷纷打折让利,推出持演唱会门票歌迷专享优惠活动。借势演唱会热度,市文旅局推出“跟着演唱会游仙境”,以“小现场”撬动“大宣传”,实现演唱会客流量转化为烟台文旅消费增量。

  携程数据显示,今年“五一”假期“00后”出游订单占比达到31%,同比增长20%。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是年轻消费者的出游新潮流。飞猪数据显示,“五一”假期演唱会、音乐节所在地周边的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翻倍增长。

  近年来,伴随热度攀升的演唱会市场,多地政府纷纷出台配套措施,推动歌迷变消费者,走向更多旅游景区。“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”,促进了文旅消费新活力的迸发,也为城市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。(完)

【编辑:黄钰涵】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国庆假期 成都金龙长城人气旺

4月29日,随着CBA季后赛产生了最后一支晋级四强的球队,过去两周的激烈争夺也暂时重归平静——4组系列赛,不仅比赛过程精彩激烈,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极具话题性的讨论。

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海关探索跨关区AEO同培共育

“我今年52岁,2011年来到琼海市博鳌镇,如今在海南已经13年了。”亚历山大一开口便是一口流利的中文。2015年,他创立了冲浪板品牌Ananas Surf,又在2017年成立了自己的冲浪体育用品公司。在当地政府的细致服务和帮助下,亚历山大找到了合适的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合作工厂,把冲浪用品通过跨境电商销往了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
四集政论片《解码区域协调发展》第四集《城乡偕行向未来》

湖州8月14日电(胡丰盛)清新的空气、慵懒的萌宠、现代的设计,透过巨幅落地窗望去,是翠竹绿林的连绵起伏,穿村而过的碧溪流淌……这样的场景往往出现在浪漫的想象之中,但窗边散落的工位和工作中的青年,随处可见的创业团队又在提示着你:这不是遐想,而是青年人的办公空间。

全人工繁殖中华鲟如何适应自然环境?

“追风之路”从1885年首台以汽油为动力的汽车出现讲起,通过各式造型别致的车模展品,展现汽车时代的到来给予人类追求速度的无限可能;F1系列赛事之路自1950年开启,珍贵的图像资料,讲述着百余年来汽车运动不断发展、赛车技术屡获突破的生动故事。

美国否决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申请 中方回应

当地时间2月18日,美国明尼苏达州伯恩斯维尔市发生一起枪击事件,造成包括嫌疑人在内的4人死亡。另据美媒援引的数据显示,截至2月15日,今年美国已有近5000人死于与枪支有关的案件。面对成为不治之症的“枪患”,美媒只能哀叹,“枪支比人命重要”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女王论坛